Manuel des tunnels routiers - Association mondiale de la Route (AIPCR)
Publié sur Manuel des tunnels routiers - Association mondiale de la Route (AIPCR) (https://tunnels.piarc.org)

Accueil > Version imprimable > 营运与维护

4. 运营与维护

对于几年前改名为“公路隧道运营”协会的PIARC协会来说,运营和维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操作和维护活动可以考虑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 日常管理:本部分包括所有的监控交通、保证隧道正常运营和紧急情况下的功能、保证所有结构和机电设施安装功能等活动;
  2. 员工培训:这通常是一个多组织的任务,考虑到通常不仅仅是运营商,还有交警,消防及其他紧急服务措施合作,以保证在公路隧道中有足够高的安全水平。它包括工作人员的基本训练,演习等;
  3. 安全性的持续改善:这部分包括的所有的研究和规划行动的目的就在于持续的改善安全性(应急规划,事故的经验反馈,隧道中设备的替换升级等)。

一个良好的运营水平以及在不同的负责隧道的利益主体和加强应急管理的效率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概括的说,就是在正常运营和发生事故时用户和运营商的安全。

考虑到欧洲的规范  Directive2004/54/CE  ,在“欧洲的交通路网中隧道的最低安全要求”清楚地指出安全不仅仅关系到结构和设备。实际上,规范验证了这一特殊的角色行为关系到运营和维护。

为了顺利高效的运营和管理公路隧道,应该建立隧道运营任务,并选取合适的单位进行实施,确保所有的工作能够安全、连续的进行(第4.1节)。隧道的安全水准与隧道的具体特征紧密关联,同时也与隧道的运营程序及隧道经营者有关。

负责的人不一定属于同一类型的组织:参与者和角色可能完全不同。例如,警方一般负责交通,但有时也负责道路管理,在某些情况下任务委托给一个私营公司。此外,相同的任务(例如:交通管理)可以通过一些不同的机构(操作人员,警察,分包商)来做,因此相关的人和责任也不得不做出详细的指定去以改善隧道内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和他们的合作水平(详见第4.2节)。

在每一种情况下,运营组织和所有不同的合作机构必须被定义,通过简单明了的书面程序和协议,以便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各方,以及在紧急情况的压力下也是稳定的。

从一座隧道到另一座隧道,运营机构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很难确定一个单一的整体框架,但在正常运营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对单个隧道或者一组隧道群进行评估,以采用最佳的机构)(详见第4.3节)。

此外,它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标准的运营程序以及最低工作条件和应急预案。实际上,在规划隧道在运营中响应可能的紧急情况是关键的一步,对此他们需要对各类类型的事故有适当的具体响应方案(见第4.4节)。

隧道的管理和日常运营和维护涉及到高昂的运营成本和资金。事实上,在一个路网中隧道是最昂贵的部分而被控制(例如,能源,人员,监控)。在一座隧道中定义和优化不同的成本要素和提出适当的建议去减少成本已经由PIARC隧道协会做了分析。从整个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思考(第4.5节),应该认真思考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有效的节能措施问题。

最终目标显然是为用户保证有适当的服务和质量水平。实现这个目标显然是要依靠设备的总体性能。设备的性能往往依靠隧道管理人员在及时性和适当性方面对设备是怎样操作的。因此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任务的员工在招聘时要精挑细选,在其开始工作之前要进行培训,并使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训练(见第4.6节)。

在一座隧道中的安全水平或者通行能力是不断的由于道路网的特征和自身交通量的变化而受到影响。隧道营办商可能偶尔需要做出轻微或重大的更改系统或管理标准,以应对这些变化。因此,不断的使用信息和反馈来监控变化和事故以改善隧道的运营系统是必须的。

操作者需要接受从操作经验中获得的反馈并用来做出选择用于改进(见第4.7节)。

结构构件和技术装备需要定期保养,其目标是通过保持隧道在它的设计安全标准(第4.8节),确保其为公众保持安全的驾驶条件。对于隧道维护的一般定义,具体的功能和设施也在考虑范围内。

当隧道设备不再满足经营者的需要,法规的要求或者当性质或交通量改变,隧道可能需要翻新或者重建。对一座现存整修隧道,主要有关措施的建议被定义为便利的交通网络管理,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全寿命成本管理(见第4.9节)。

本章主要针对中长隧道、中等较大交通量或可能亟需紧急救援的区域。隧道专门有指定的机构进行运营,这个机构或同时运营多座隧道,或同时管理多座隧道或整个公路网络。

第4.10节主要针对短隧道、交通流量很少的隧道和处于人烟稀少区域的隧道。

撰稿人

本章由C4分会(2008-2011)的第一工作组完成,具体分工如下:

  • Roberto ARDITI(意大利)负责第4.0节及协调工作;
  • Jean-Claude MARTIN(法国)负责编写4.1~4.10;
  • Fathi TARADA(英国)负责审核第四章。

4.1 营运目标

总体来讲,隧道被认为是能够确保一个合适的甚至更高安全等级的公路网络的一部分,但是在隧道中发生事故时(比如说抛锚、事故、火灾)比在野外发生事故时后果严重的多。此外隧道往往是整条路线的控制点或瓶颈,一旦隧道整体关闭或部分关闭,可能对整条线路带来重大的影响,用户将不得不选择另外长距离的其他路线。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运营者和道路管理者必须确保隧道运营的连续性和安全,所以,他们必须保证用户穿越隧道时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严格遵循法规要求。

根据国家规定,隧道运营者和交通警察必须控制隧道交通(及隧道所在路线),特别是,他们应满足隧道内用户和其他工作人员(比如操作人员、分包人员)的安全要求。在有些国家,交通警察总体负责交通管理与交通巡逻,而隧道运营者负责维修、隧道设备的运营、交通监控和交通援助等工作。

总体来说,运营者的主要任务有:

  • 隧道设备的交通监控及运营 主要隧道(
    隧道的长度、交通流量、隧道复杂性)一般在交通控制中心进行管理,交通控制中心一般配备有远程警示系统(比如闭路电视、自动事故探测)且可以远程对一些设备(通   风、信号、封闭隧道等)进行操控。
  • 技术巡检 某些情况下,
    运营者可以通过巡逻对隧道内的用户进行直接的警示,这些巡逻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迅速的进行干预,以解决问题。
  • 土建结构的管理 
    即隧道土建结构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观察和检查来对隧道进行长久的管理。这表明需要经常对一些设施如排水系统、沟管、附属构筑物(隧道内的房屋建筑物、技术室等)进行维护。
  • 设备的管理  
    主要隧道内,隧道运营者运营了几种设备保障隧道运营中一直处于受控状态。为了达到目的,隧道也配备有允许运营者监控设备状态的系统,运营者同样应该满足符合隧道养护设备的需求。同样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以协助他执行这项任务。
  • 紧急情况下的管理  
    无论事故的类型如何,不管是交通(事故、连环事故、火灾等)有关、还是设备(停电、数据传输网络的故障等)有关、还是干预有关或通知/启动相关的服务/权威的问题,这些均是负责警示的运营者的责任
  • 技术及管理的控制  
    除了直接与隧道运营相关的任务,隧道运营者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以支撑基建设备和人员的管理。运营者要满足设备升级设计、具体工作的方向、隧道正常运行的投资及运营预算的要求。最后,运营者应应对工作进行统计并通过出版线路(财务指标、交通指标等)和隧道运营周期报告来监控目标的执行效果。

技术报告05.13.B“公路隧道运营养护中的良好习惯做法”的第2和第4部分介绍了相关的主题。

4.2 营运管理者及其合作

公路交通管理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任务,处于隧道环境的公路交通管理就更复杂了。隧道交通的复杂性部分源于不同服务需要提供的技巧和技能的多样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不同的风险承担方之间的相互协调是必须提前做好的重要准备,为了能够提供良好的交通和事故管理,这种协调应该是公共有效的。协调工作一般是在有此职能的当地或中央政府协调下开展,且记录下最终由具有跨机构委员会批准的工作计划。

主要以下框架内的承担风险者需要进行配合工作:

  • 隧道运营方
  • 公路运营网络的在隧道关闭、限行的各个岗位,即是整个线路交通管理的各个部分
  • 在规定和规程要求下,报告提交到的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
  • 隧道业主(如果碰巧业主不是运营者),也应该被通知
  • 公众服务部门(火灾与救援部分、服务部门、交通警察、卫生医护服务),与之协调的干预计划必须做好准备,使他们能够以协调有效的方式干预来应对不同类型的事故
  • 其他的分包方(清洁、维护、其他与用户相关的分解服务方等)

 技术报告2007R04“组织、招聘和培训公路隧道运营人员指南”以更详细方式定义了组织任务。

4.3 营运组织机构

  从广泛的隧道角度来看,或不同国家责任主体组织的角度来看,隧道运营任务(运营和维修)是基本相似的。隧道的运营任务是由运营者或其他机构来执行的。

  一些情况下,一个单一的机构可以满足所有的人员需求,另外一些情况下,这些任务需要不同的公立或私营机构来完成。隧道业主或管理结构可以委托公立或私营机构总体负责隧道的建设和运营,也可以委托单独的具体运营任务,譬如可以将养护任务承包给具体承包商。

  事故处理具体措施可能差别很大,这与不同国家、地区的规定有关,也可以根据当地的要求具体到每一条隧道。所以不同的地区隧道运营者和交通警察的组织差别很大。

  尽管不同国家的具体环境相差很大,运营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三组:

  • 运营技术组,即提供运营管理和交通协助的人员;
  • 建设与运营相关的技术人员(土木建筑和设备相关的人员);
  • 高级管理成员。

  在一些情况下,紧急救援服务也是运营工作的一部分。

  技术报告2007R04的第4章 “运营人员:任务和设施”详细定义了运营组织。

4.4 营运规程、最低营运条件及应急计划

隧道运营商制作并更新书面的工作程序(有时被称为运营指令),这些工作明确了隧道内不同服务者的行为标准和目的,从而影响隧道和公路的运营。所有类型的运营事件都应该在隧道运营程序中予以考虑,包括日常事故、严重事故、紧急事件。运营指令包括相关程序和已有约束的基本行为。

运营成员组同时需要一份有关洞内事故或设备故障后应进行干预的应急工作计划,这份计划一般应满足规定需要,包括运营程序和指令,至少包括与(在)事故和技术障碍情况下隧道运营人员和其他干预人员的指令。这些紧急干预程序的制定后应与紧急服务与救援的提供方进行协调。这份计划应该包含国家指令、或各国特别的规定,以及如何与具体隧道的技术与组织框架的定制。

技术报告2007R04的第4章“运营人员:任务和设施”详细定义了运营组织。

4.5营运成本

经验表明,单位长度的隧道的成本比洞外的成本要多的多,对于地下结构,我们可以利用很多种设备和系统来保证正常运营情况下的安全要求,且能够满足发生事故、火灾时用户和干预救援服务组的安全和保护要求。这些设备本身成本就比较贵,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运营和维修成本。这样看来,运营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保证运营连续性和安全。

所有情况下,即使高水准的隧道运营可能也不允许运营费用优化。如果隧道设计和建设的质量水平比较低,隧道不同工程和执行阶段的运营费用将是以(\)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前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运营活动应该合适的进行安排确保设备的预期寿命不会缩短,隧道中设备的寿命一般比其他环境中的寿命较短,可能隧道中的环境是腐蚀性的。

技术报告05.06.B“公路隧道:运营成本的降低”主要致力于运营成本分析和控制。

4.6 成员招聘,培训与演习

从隧道安全和运营效率的角度来看,运营管理人员承担的任务很重。另外,环境可能不断在变化,因为一方面运营问题可能比纯技术人体(问题)更加重要,另一方面,运营系统的任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隧道运营管理人员能够满足以下要求:

  • 需要从在招募程序中进行很好的挑选;
  • 接受任务前应进行很好的培训;
  • 职业生涯进行进修;
  • 应该参加演习活动,并组织与外部服务的协调工作。

在招募阶段,需要根据运营任务的特点招募未来的运营人员,值得记住的是,即使在所有的国家这些工作都比较类似,但是不同国家负责这些工作的人隶属于不同的机构。无论如何这些人员需要的技巧和素质基本上是一致的。

制定隧道运营人员(无论刚开始还是永久性)培训大纲时,应该重视以下两个问题:

  • 应该给运营技术员提供何种培训(或,什么是必须进行培训的)?
  • 运营管理者应该用什么标准来确认培训的质量及是否达到培训的目的?

如果相关的培训没有国家标准或规程,运营者应该让他的培训计划适合相应隧道的具体特征和要求。

技术报告2007R04"组织、招聘和培训公路隧道运营人员指南" 中的第7章“运营人员的招聘”和第8章“运营人员的培训” 专门对人员的招聘和培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运营者应经常测试相关人员的效率及其简历规则的有效性,通过这些测试运营商确保其技术员熟悉隧道内安装的不同设备特性,且能通过实施制定的任务来找出执行过程中的缺陷。

除了内部的测试或演练,运营者与紧急服务组应进行联合演习,让交通警察、运营者、医务人员和消防救援都参与演习。演习后应对演习的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演习中存在缺陷,应及时汲取教训,并对干预的策略进行重新审视或思考。

世界道路协会的虚拟词典中将新发布一章新报告“公路隧道紧急服务中有益的做法”。

4.7 营运与事故的反馈

隧道运营期间事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运营标准的评估和隧道风险的分析。所有这些对于隧道安全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获得的数据可以对诱发事故的事件发生的频率进行评估,这些数据也可以对事件的后果和相关安全设备和措施的有效性提供回馈信息。同时,这些信息还可以对隧道内用户的行为提供附加的信息。

交通事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达到以下目的:

  • 从局部范围来看,通过单一隧道的数据,可以帮助隧道业主改进评估和定义方法,也可以对整个给定路段的总体升级工作的决策;
  • 在国家和国际的层面上看,相关数据信息对于权威机构形成并采用隧道相关总体策略框架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特别是,它们可以对危及用户生命的严重事件的幅度就频率和严重程度而言进行量化,同时可以对安全设备安装的效率进行分析,且在特定的情况下通过国家和国际安全数据分析既定隧道的安全水平。

最近,国家不同隧道类型提供的数据信息,对于帮助分析建设和运营阶段尚无相关数据库的隧道风险分析是非常有用的。

应该对隧道运营中特别是事故中得到的教训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如果分析中揭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就有机会进行改进,完善运营指令和改进策略。

技术报告200908“隧道运营安全的工具”的第三章“隧道事故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定义了从隧道事故中数据分析的情况。

4.8 结构与设备的维护

隧道的寿命周期中,养护机构应对隧道的设备和土木工程进行维护,土建结构的维护不在本章讨论。

隧道设备维护操作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 预防性维修。指的是定期进行的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保养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预防性养护的优点在于尽可能的防止不可预见的损坏。同时,这些工作可以预先进行计划。但是,如果保养的频率过高,维修保养的费用也会增加,所以保养的频率应进行优化使其处于合理的状态;
  • 纠正性维修。如果设备或部分设备发生故障或破坏,需要对系统开展纠正性维修。纠正性维修的优点在于尽量延长设备的寿命;其缺点在于这种维修无法提前预料,都是开展紧急维修工作,所以通常费用也比较高。

可能的情况下,或对于没有冗余且与安全紧密关联的设备,推荐进行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允许当不同维修工作同时开展,从而可以封闭隧道(以提高封闭隧道的效益)。这样可以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值得指出的是,即使预防性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避免进行纠正性维修。

一般运营员工不需要开展所有的养护任务,运营者通常这些工作进行分包或通过下面的方式进行委托:

  • 可以将一定技术水平的任务进行分包,可以委托技术水平不高的工作(如清洗、清洁工作),也可以仅仅分包技术水平非常高的任务(譬如检查系统、无线电传输设备)
  • 可以将所有任务都承包给一个或多个设备商(所有通风系统、所有远程警示系统的安装等)。

技术报告05.06.B第7章"养护费用"、技术报告05.13.B的第4章 "养护与运营 " 、技术报告2007R04的第6章“运营人员的组织”,提供了隧道养护方面更详细的信息。

4.9 养护与维修时的营运

对于类似的设备,不同的隧道养护任务差别也不大。但是,应注意部分隧道有自己的特别之处,譬如交通流量大且无法中断,或很长的专项线等,这时隧道的部分关闭或全关闭就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运营者必须维持一定的运营水平,同时运营的干预措施也应该得到执行。这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用户的安全和维护人员的安全后,方有可能实现。

第2章“已有城市隧道的运营”技术报告2008R15定义了隧道运营过程中开展养护的要求。

上文中同样提到的困难是在运营过程中重新装修,而隧道无法关闭。对于养护干预工作,这些工作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不等的周期方可竣工,这样就需要制定更复杂(往往也是更加昂贵)的技术措施。

第6章“隧道翻新”中的技术报告05.13.B讨论了与重新装修有关的内容。

4.10.短隧道与低交通流量隧道

对于短隧道、交通流量很小的隧道或人口稀少区域修建的隧道,第4.1-4.9节介绍的规定并非都适用(或非常难以实施)

对于这些特殊隧道(路线上的隧道群),建议对以下细节内容进行分析:

  • 地理与气候条件
  • 隧道所在地及邻近区域的资源:当地政府、运营者、紧急救援服务等
  • 经济环境
  • 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等级

通过相关分析,根据隧道具体情况,方可组织实施相关运营系统。


URL source: https://tunnels.piarc.org/fr/node/1905